村民在基地上劳作
蔬菜基地
旧司三寨坪,紧邻集镇,却是个贫困村。主要原因,是没有支柱产业。
4月12日,黎家院子的绿园蔬菜合作社基地上,26个蔬菜大棚沿讨橙线边一字排开,十分醒目。
大棚里,绿意葱葱的四季豆、豇豆苗吐露着新芽。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大棚间穿梭,正在给长势喜人的四季豆、缸豆苗子扦插杆架。
三寨坪村是县安监局精准扶贫驻点村,也是我县46个重点贫困村之一,紧邻旧司镇集镇,属于镇域中心村。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405户1528人,贫困总规模有87户286人。
2月3日,春节上班后第一天,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县开发办、安监局等单位一班人,进村入户摸实情,明确到村到户到人措施,率先吹响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冲锋号。
“你们好,这个东西还是搞得要的,希望把这个蔬菜产业做好起,方便我们做活路增加收入。”见到记者到来,正在削着豇豆芊的陈敏笑嘻嘻和我们打起招呼。
陈敏是三寨坪村7组人,爱人黎光明在浙江丽水打工,两个女儿在读初中,小儿子读小学,还有个70多岁的父亲,因病因学致贫。
今年,村里引进蔬菜种植大户成立合作社,建立起62亩的蔬菜基地,她将2.6亩土地流转合作社,还在家门口当上了工人。
目前,依靠蔬菜基地务工,已有近千元的收入。“每天上班8小时,中午还可以休息1小时,就像进厂一样按时上下班,不仅可以挣钱,还能照顾到老人小孩呢!”谈起村里建设的这个合作社,她满脸笑容。
和陈敏一样,7组的黎加海也是蔬菜基地产业工人之一。
黎加海今年53岁,两个女儿一个已成家,一个在外务工,他本人患有肩周炎。早些年,黎加海也在外务工,患病后身体吃不消就回到村里在附近打零工。
村里建立蔬菜合作社后,他和爱人来到基地上务工,已有近2000元的收入。“活路不重,老板还给我们按月发工资,这个日子好多了。”黎加海说。“再过个把月时间,大棚里的缸豆、四季豆就可以提前上市了。”
“没想到不到两个月,这个蔬菜基地就建起来了。”今年3月,三寨坪村6组田磊邀请有种植技术的陈世友在该村流转土地,联合该村32户贫困户建设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百余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蔬菜只是该村补短板促发展的产业之一。目前,三寨坪村100亩藤茶基地已完成土地整治,月底即可扦插苗子,180亩羌脆李果园已建设成型,鹅踏坪养鸡场孵化棚也建了起来……年初定下的各项攻坚措施正逐步得到落实。
“接下来,我们将带领群众对已孵化的1500只鸡苗实施放养,加快进度落实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养蜂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驻村第一书记张孝斌说。
强基础,兴产业,补短板。脱贫致富路上,三寨坪村干群同行,步履坚实。
来源 |来凤新闻网 唐骏
编辑 | 田 薇
审核 | 叶新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