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富阳 双向奔赴 向富而行

(来凤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李传宝)

要把“富阳经验”变成“来凤实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年来,富阳区围绕水质提升、文化挖掘、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元素,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培育水上运动、河湖游轮游艇、水利风景区、滨水休闲康养、优质水开发利用等不同业态,推动治水工程与水文化、水经济有机融合,实现了“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全方位地学习、总结富阳“做强水文章、壮大水经济”的经验,探索能够切实落地来凤的方式方法是来凤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县水利局局长、县水利事物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成兵本次跟班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来凤县境内有着27条河流、55个水库和630口山塘,这对于山区而言也是算得上‘资源丰富’。”在李成兵看来,水经济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消费,对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居民消费、增加创业就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水经济的发展收益还可反哺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护。“来凤的水利工程是能够‘寻遗溯源’的,在搞活水经济的路上,要充分发挥张富清老英雄的精神,推动水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

面对李成兵的“求经”,富阳区有关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倾囊相助。本次跟班学习期间,李成兵多次深入城区、街道、乡村、企业、社区、群众中走访调研,掌握了大量细致详实的经验资料,深入了解富阳在治水工程与水文化、水经济等方面规划、建设、发展的大手笔和大气魄,从中汲取振兴来凤水经济的新思路与新灵感。“富阳在发展水经济的同时不忘‘以人为本’。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尊重发展的规律和客观事实、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规划与方式方法有更新的认识,在之后的工作中,我将把‘富阳经验’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来凤实践’,为振兴来凤水经济赋能。”

下一步,随着富阳-来凤两地间交流互动的日益密切、合作氛围的日益浓厚,将以问题导向,持续精准发力、聚焦重点突破,全力推进两地要素资源共享、产业关联互动和地区协同发展,携手打造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典范。

“订单式”学习取真经,且行且思共成长

 “资源禀赋、区域位置并不能限制地方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精准制定政策、措施,也可以蹚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县仙佛寺景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勇在来到富阳后,便十分看好东洲街道整合山、水、岛岸线及书画人文等资源,打造的“一二三产融合联动产业综合体示范区”的发展前景。“像是富阳区东洲街道新沙岛,因地制宜引导村户打造出露营基地、玫瑰种植园、葡萄种植采摘园等多个特色农业文旅项目,从小处入手,从实处做起,精细化管理,不单纯追求眼前的高收益增长,而是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精准定位产业布局,追求更高质量的综合效益,实现本地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真正实现了村强民富。”在了解到新沙岛的规划和发展前景后,吴勇对新沙岛的夸赞“滔滔不绝”。

“富阳来凤两地亲,千里拜师来取经,誓把真经取回家,振兴乡村俱欢颜。”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初衷,吴勇通过由浅及深的学习、由表及里的接触、细致入微的对比,深入学习感受到富阳能够立足本土资源,因地制宜推行文化融合、化简为宝的做法等,思想得到解放,思路得到拓展和开阔。“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资源,在这里,都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宝藏资源,这需要思维的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跟班学习中,富阳区东洲街道为来凤组团提供“订单式教学”,按照来凤县提出的需求,从理论规划到实地走访全方位为来凤提供学习安排。富阳东洲街道是富阳融杭的桥头堡,以智慧产业发展为动力,重点项目推进为依托,建设产业向东样板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美好生活先行区,有着高质量发展的诸多机遇。“‘订单式’学习,让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到街道在创新产业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服务新业态和企业等方方面面的细节。”也是因为这样,坚定了吴勇要把创新发展理念和先进典型经验带回来凤的决心。

在对口合作的机遇下,“富阳-来凤”将充分发挥两地优势,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深化产业合作,促进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激发老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尤其在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产业合作平台共建等方面,共同实施一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对口合作政策措施,推动一批标志性对口合作项目,探索一批对口合作典型经验做法,构建一个多层次、宽范围、广领域的对口合作体系,携手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对口合作典范。

“飞地”力量蔚然成势,对口合作共谱新篇

“对口合作不仅要有项目产业上的‘硬合作’,更要有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软合作’,这也是实现对口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覃遵欣看来,对口合作的重点是造血,“对口合作不同于对口支援、对口帮扶,更不是对口扶贫,而是观念思维的交互,资源禀赋的互补,最终推动来凤与富阳的共同发展。”覃遵欣表示,对口合作能够为来凤引进先进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冲破体制机制的“桎梏”,这一次的跟班学习就是思维拓展的良好契机。

自“富阳-来凤”开展对口合作以来,两地在消费帮扶、商贸合作、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今年,“富阳-来凤”两地将创造条件、加大交流,力争在产业、文旅、教育等领域,切实推动两地创新合作、产业协同发展。覃遵欣透露,下一步,加强两地间技术、人才、土地等资源的合作,着力打造“飞地产业园”,合作共享科技创新资源、人才资源。

据悉,目前富阳与来凤正积极谋划产业“飞地”项目,推动两地产业转移。来凤干部组团在富跟班学习期间,两地有关部门及负责人还组织召开了“富阳-来凤”飞地经济可行性座谈会,就可发展飞地经济工业用地情况、标准厂房修建规范、中小微企业入驻政策等飞地经济发展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交流;双方还就未来飞地经济与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探索,各自相交、相近、相仿的运营痛点进行了充分探讨与推演。

值得一提的是,来凤干部组团还对富阳可用的“产业飞地”选址地块进行了实地调研,将择优选出“产业飞地”,希望借此进一步增强两地的发展动力、增加经济效益。下一步,“富阳-来凤”两地将积极推动产业飞地的进程,借助“飞地”力量,进一步支持来凤县消除经济薄弱区域,确保两地协作共进、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