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甘秋平智力残疾,没有劳动能力,进城后都不知道回家的路。一家四口全靠四级肢体残疾的丈夫在外务工维持生活。”7月12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邢祖训带队到翔凤镇檀木湾村,检查调研精准识别、到户措施落实情况,来到檀木湾村5组甘秋平家中,详细了解甘秋平一家的生产生活情况,仔细询问起已落实的帮扶措施。
檀木湾村有6个村民小组,327户145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235人。2014年脱贫2户6人,2015年脱贫17户80人,2016年脱贫4户14人,2017年预脱贫贫困户47户148人,其中五保户7户7人。
今年以来,该村按照“1628”模式发展企业扶贫项目,借助金融互助平台,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与县农村商业银行、来凤县金豆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金融扶贫分红协议。目前,该村已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1190亩核桃、新建硒葵基地400亩,瓜蒌立体种养基地100亩。
“还有没有未进入的真贫户?卡内的硬伤户一定要剔出……”在檀木湾村村委会,邢祖训与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人员座谈。
“我们在清查中发现,3组22岁的李白英,患有癫痫病和眼疾,是孤儿,一直在其叔叔户口下,按照标准,他应该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檀木湾村村支部书记反馈清查结果。
“要重点抓好标识‘硬伤户’、纳入‘真贫户’、核准‘贫困人’、回退被脱贫对象、核准对象信息和录入贫困数据这6项工作,夯实精准扶贫生命线。”邢祖训要求,迅速做好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锁定数据。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还就电力改造、文化广场选址征地建设事宜、垃圾处理、村委会阵地建设、到户项目落实情况等事项进行了讨论研究。
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费国华,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翔凤镇党委书记覃玉斌陪同调研。
来源 | 来凤新闻网
编辑 | 李佳兴(实习)
审核 | 叶新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