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假期间,湖北省启动了“我选湖北”的揽才计划。
陈沩是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今年暑假,他与另外4名大学生参加了“我选湖北”暑假实习计划,并被来凤县人社局分配到当地一个蜜蜂养殖生产企业实习。在企业实习期间,陈沩负责该企业的产品宣传与文字编辑工作。“在这一次的实习经验里面,我掌握到许多不同的工具,如印象笔记,还比如公司内部的使用工具,这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是一次新鲜的旅途,也是一次印象深刻的体验。”陈沩说。
蜜蜂养殖生产企业,少不了与蜂农打交道。而在来凤,这个少数民族山区县城,许多蜂农的家都十分偏僻,交通不便。他们很多人既是农民,也是蜂农。怎么与这些老乡打交道,是这些大学生们踏入社会、基层工作中必须学习的社会课程。
湖北民族学院大二学生谭杰就坦言,刚开始与村民的沟通确实存在一些障碍,“因为是学生,与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同,常常我们的问题,他们不理解。他们的话语,我们不懂,我们不在一个频道上。我们尝试着不断变换着方式,在走访了好几户村民后,我们不断地适应,与他们磨合,才能够正常的交流”。“作为大学生,我们需要深入基层,去感受了解普通群众,才能更好地尽我们所能地对社会做出一些贡献”,实习结束后,谭杰感悟到。
走村入户,与基层群众交谈,是这群大学生以前没有体验过的实践活动。他们大多数生于城市,长于城市,也正是在走访中,他们了解到,在县城之外的偏远乡村,还有一群为了生存,勤劳苦干,却过着十分贫困生活的贫苦乡亲,他们认识了黄松、聂儒洪等贫困儿童,感受到了他们求学旅程中的不易,特别是黄松,他出生在贫困家庭,更是一名脑瘫患者,正常行走、语言交流都存在障碍。实地走访活动,是一场心灵洗涤的旅程,也让陈沩与4名大学实习生萌发了未来“学有所成,帮助更多的人,返乡建设家乡,帮助乡亲脱贫”的美好意愿。
限于学生的身份,陈沩、谭杰等5名大学实习生并不能短期内去改变什么,在这暑假的最后一段日子,他们利用互联网发起了公益众筹,募集约500元资金,为贫困儿童购买了文具用品,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因为以前就没有接触到过类似的贫困家庭,看到这样的家庭,心里会有些心酸,会有些同情。我以后会选择留在湖北,非常有可能往恩施这一带发展。能够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施展自己的抱负,这也是很理想的一件事情,我也想尽我自己的努力去帮助更多的人。”陈沩明确了未来的规划。
“我选湖北”计划,影响的不光是实习生,对贫困县市的企事业单位,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来凤县尚风寨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姚俊深有感触:“这也拓宽了企业的招聘渠道;让企业更加能了解到现在的90后大学生需要什么,这对于未来的企业经营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据了解,在贯彻落实“我选湖北”计划过程中,来凤县共计接收762名大学实习生,这在全省都属“佼佼者”。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县直各企事业单位的通力合作下,“我选湖北”活动受到了社会及学生群体的一致好评。
多年来,作为教育大省的湖北,人才流失一直严重,更何况鄂西山区的恩施。如何不再让“孔雀东南飞”,成为了湖北各级各部门的期望。而“我选湖北”让人看到了希望,展示了湖北思贤如渴、招才纳士的决心和魄力。润雨细无声,“我选湖北”计划的长久实施,必将如同春风细雨慢慢滋润大学以上层次人才的心灵。他们思想有了转变,地区政策及时跟进,可以预见,未来,人才“与湖北共成长”将变成现实。
来源 | 中新网湖北
编辑 | 李传宝
审核 | 叶新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