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为何创卫”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和管理,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文明的社会风气,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一个城市文明首先是人的文明,一个城市卫生首先是人的卫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作为一种有效的载体,对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推动整个城市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和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城市化进程、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卫”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安全、卫生、舒适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把来凤县城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城市管理有序、环境整洁优美、生活舒适幸福的武陵边区小城,是我们的目标和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广大群众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们当前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特别是市场建设滞后、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以及商贩摆摊无市场、群众停车无车位等现象极为突出,广大群众反映强烈、意见较大。我们“创卫”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有效解决上述突出问题,真正把这一顺民心、合民意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增强来凤民众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使来凤这座小城更整洁、更有序、更文明,使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县人民。所以,我们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不是为牌子、面子而创,而是为来凤县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创。
(二)“创卫”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当前,新型城镇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县今年的两会,明确提出了 “打造一区四县,建成小康来凤”的目标。“创新发展先行区”是来凤发展的目标定位,“依法治理模范县、城乡统筹示范县、从严治党标杆县、对外形象窗口县”是来凤发展的角色定位。在整个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城必然也必须当先锋、当主力,树标杆、作示范。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两项工作不谋而合,同时把县城作为主阵地,彼此关联、相互促进。通过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必然加大县城建设力度、加快县城发展步伐,县城整体功能将更加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等综合承载能力将显著增强、城市品位将明显提升,最终必然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因此,我们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不是为个人好恶而创,而是顺应时代要求而创。
(三)“创卫”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县域经济的竞争,不仅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竞争,更是包括城市文明程度、卫生状况、管理水平等在内的软环境的竞争。当前,全州8个县市之间都在竞相发展,大家都在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提高城市的环境卫生水平已经成为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的有效手段。“创卫”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环境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为省级卫生县城本身就是一张城市名片,显示实力、代表形象、蕴含后劲。我们与发达地区比较,经济发展程度不高、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仍然是非常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开放,强化招商引资是加快我县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招商引资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城市的吸引力,取决于投资环境。现在投资商选择一个地方投资,不仅要看你的优惠政策,还要看你的社会是否文明、管理是否有序、工作是否高效、环境是否优美。环境就是生产力,形象也是竞争力。一座漂亮的城市无疑会给投资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增强投资的信心。只有具备了干净卫生的市容市貌、畅通有序的物流人流,规范优质的接待服务,才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资金、项目才有可能进驻落地。另外,开展“创卫”活动,不仅可以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调动全社会力量,提高各行各业的服务水平,提高县城美誉度,吸引和聚集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因此,我们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不是为政绩、仕途而创,而是为推动来凤整体发展而创。
(四)“创卫”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品位的迫切需要。城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正所谓“环境改变人”,不仅人文环境是这样,卫生环境也是如此。开展“创卫”活动,营造整洁卫生、舒适优雅的城市环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既可以约束人们的不文明、不卫生行为,又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既能提高居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又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全县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品位,就必须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为载体,从家庭、企业、社区、学校、医院、政府等多个角度入手,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引导广大群众摒弃不良行为习惯,提升文明意识和素质。因此,我们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不是为个人、单位而创,而是为塑造来凤整体文明形象而创。
二、坚定信心,确保通过“创卫复审”
县委、县政府在财政资金不宽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城市管理总体水平不高、“创卫”难度较大的现实情况下,毅然作出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通过“创卫”这个载体,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打造“湖北西大门”的决心和信心。
(一)信心来源于上级的支持和群众的拥护。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既是恩施州爱卫会对来凤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广大来凤民众长期的盼望所在,“创卫”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2009至2013五年间,全县干部群众为首次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付出了辛勤和汗水;2013至2018这五年,能不能保持“省级卫生县城”的牌子和品位,就看今天参会的各级领导、各位同志的信心和决心。同时,通过梳理分析“两学一做”活动征求的意见建议,要求县委、县政府加大县城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的呼声强烈而清晰。这就是民众对政府最大的拥护。因此,摆在我们目前只有一条路——创造条件通过“创卫”复审。
(二)信心来源于扎实的工作和良好的基础。来凤的城市建设,历届县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在建设和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近年来,随着“龙凤协作示范区”国家级战略的步伐,我们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伴随着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等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县城规模由小变大,县城功能逐步完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县城形象越来越好,县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县城品位得到了新的提升。这些,都为“创卫”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坚实的支撑,已基本具备了省级卫生县城的基础条件。
(三)信心来源于榜样的激励和自身的努力。目前,我们周边,已经有两个国家级卫生县城——巴东和利川,为我县“创卫”复审作出了标杆和示范。他们的机制和经验,对指导我县的“创卫”复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就我县第一次“创卫” 成功、第二届摆手节举办等实践证明,来凤的干部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我们必须树立不甘落后、勇于突破、追优赶先的强烈意识,以志在必得、决战决胜的精神和勇气,扎扎实实地推进“创卫”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众志成城,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审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创新思维,切实解决“怎样创卫”
按照省爱卫会的“创卫”新标准和新要求,我们要想保持省级卫生县城这一“城”,必须先建成“一县两区”,即健康促进县、慢病防控示范区和“除四害”先进城区。三者缺一不可,必须同期推进,确保“创卫”复审一步到位。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扣紧一个目标。即解决好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公共卫生水平和文明程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来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有较高品位的人居环境,确保明年5月底前达到省级卫生县城标准。
(二)坚持“两个结合”。一是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县城城市化、县城首位带动,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多项指标与新型城镇化的多项指标基本一致,两项工作必须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努力把来凤县城建成山青、水秀、街绿、城美的环保生态小城。二是与城乡环境治理工作相结合。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与城乡环境治理,两者方向一致、路径并行、内容相同,两项工作必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9个大类、55个分项标准与城乡环境治理4个大类30个治理重点相互对照,整体推进,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事半功倍。
(三)狠抓“三个落实”。一是落实人员和机构。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为确保“创卫”工作有序高效,有政府办、创建办、督查室统筹负责“创卫”工作的指挥调度、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创卫”作为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创建专班,落实工作人员,确保创建目标任务按时完成。二是落实责任和举措。“创卫”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县“创卫”办公室要将任务逐一分解到有关职能部门。各责任单位要迅速组建“创卫”办,落实专人制定工作方案和行动措施,量化“创卫”工作任务。各单位、各部门都是“创卫”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服从“创卫”、支持“创卫”、参与“创卫”,营造“创卫”浓厚氛围。三是落实督查和问责。三个创建领导小组要亲临一线,及时掌握“创卫”工作的进展情况,督促检查,跟踪问责,及时组织研究应对措施,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同志们,迎接省级卫生县城复审验收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创卫”的任务相当繁重、时间相当紧迫,仅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孤军奋战、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希望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下定决心,组织和动员一切力量,锁定目标、一鼓作气、齐心协力、攻坚决战,为来凤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推动来凤整体发展、为塑造来凤整体形象,奋力打赢“创卫”硬仗,确保“复审”一举成功!
(文字资料源自:县卫计局)
来源 | 来凤电视台
编辑 | 毛俊
审核 | 叶新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