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贫困】陈金香:在金秋里收获温暖

革勒车镇葩坪村,来凤西北部一个偏远的山村,平均海拔800余米。十月,微雨朦朦,半山腰上升腾起的雾气和错落的人家映入眼帘。笔者从镇上出发,驱车一个小时到达葩坪,走访贫困户陈金香家。

下过雨后,山里格外冷,陈金香却和往常一样,出门“做活路”去了,村干部电话联系上她,她才暂时停下繁忙的劳动,稍作休息。在村里人眼中,她是一个闲不下来的“铁人”,勤劳肯干的字眼刻在了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正是这份勤劳的干劲,让陈金香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下从一贫如洗的贫困户成为该村率先脱贫的先进典型。

几年前,贫困似乎是这个小村几代人摆脱不了的宿命,陈金香家也是其中的一员。靠着几亩薄田,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一年下来,一家6口人口粮基本能自给自足,尚有余下的一些稻米,就逢着赶集的日子到镇上去卖掉,换点零用钱。因为山高路远,到集镇的车辆又不多,有时候陈金香硬是背着上百斤的粮食步行几十里山路换取买油盐的钱。她说,累是累了点,但是可以省下好几块钱呢!几块钱对于一般人来讲实在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陈金香一家人来说,却十分珍贵。为了让家人日子过得好一点,陈金香总是省吃俭用,起早贪黑地到地里劳动,然而即使再勤劳,也似乎难以逾越那道贫困的鸿沟,难以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有一天,一家人望着住了几十年的老瓦房,谈论着什么时候才能住上坚固平房,这仿佛成了一家人小小的梦想。直到2014年,陈金香一家看到了希望。

2014年的一天,村里召开会议给大伙儿宣传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对陈金香而言, 精准扶贫是个自己所不能理解的新词儿,通过村干部耐心细致的讲解,陈金香顿时感到生活有了些盼头。她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和老伴儿张丑凡商量着这个家庭的“大事”。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带动下,陈金香一家积极发展生猪养殖和藤茶、生姜种植,将原有的几亩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自己动手把原有的猪圈扩大。陈金香和儿子张孝琼负责种植生姜和藤茶,老伴儿身体差一些就在家中喂养生猪,儿媳妇儿魏中梅在家做饭并照看孩子。这个家庭在改变贫困的道路上夜以继日不知疲倦。脱贫先有志,陈金香一家用辛勤的劳动证明了这一点。

2016年,陈金香一家因发展养殖、种植产业,儿媳劳务输出,到外地务工,实现脱贫。

陈金香一家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分散安置政策,住进了安全舒适、干净明亮的安置房。这个家庭几年前的愿望成为了现实。今年,陈金香家养殖生猪13头,种植生姜2.5亩、藤茶5亩,能享受国家补贴资金5000元整。儿子儿媳到外地务工一年也能挣一些钱,虽不算富裕,但一家人生活正朝着更加幸福的道路上去。

在新屋前,拍下陈金香及其老伴、孙女的合影,身后堆成小山的金黄谷堆映衬着一家人朴实的笑脸,在山里寒冷冬天到来前的金秋时节,迎面而来的温暖让人动容。

(作者:张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