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圆起致富梦

4月18日,来凤县大河镇富饶村新发展的500亩藤茶基地和660亩青脆李基地在阳光照射下尤为醒目。“自从村上成立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到外地打工了。”在该村富成家庭农场基地务工的贫困户姚志国告诉笔者,以县农业局为首的“尖刀班”实施产业扶贫后,让他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富饶村距离来凤县城约60公里,全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343户11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9户585人,属非重点贫困村。今年,县农业局“尖刀班”入驻该村后,全局干部职工与贫困家庭“结穷亲”,分类施策,精准帮扶,让困难群众燃起脱贫信心、找到致富门路。

群策群力明思路

富饶村“尖刀班”严格按照州脱贫攻坚指挥部一号令“八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俯下身、沉下心,聚村头、进屋头。认真开展大走访、大调查、大座谈,对全村12个组、159户在家农户遍访到位、打工在外能联系上的电询到位,逐一征求群众对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产业发展愿望由广大群众提出来,种植品种由村民代表议出来,发展思路由村‘两委’定下来”。

通过汇总村情民意,全面研判富饶村在发展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认真梳理当地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查找分析影响当地群众收入水平提高的相关不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拟定出全村的产业发展思路: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为契机,立足大循环线产业带的地理优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两茶一果”主导产业,充分利用林广地多的特点,力争2至3年内建成四基地(千亩藤茶基地、千亩油茶基地、千亩青脆李基地、500头生猪养殖基地)、一厂(藤茶厂)、一冷链冻库,做到“赏花、采茶、品果、住民舍”农旅一体化,走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典型示范促目标

“尖刀班”在村开展工作后发现该村300多户农户中有200多户整体外出打工,在家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之人,劳动力严重缺乏,要发展主导产业,光靠在家的贫困户是不现实的,必须有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带动才行。因此他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调动能人积极性来发展产业。

利用双休日把本村里的种植能人带到湖南醴陵、石门考察学习主导产业发展经验,到湘佳农业有限公司调研有机农业产业链,让他们开阔眼界、增强信心;邀请恩施大峡谷光富李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富饶村来现身说法,分享成功创业的经历,讲授市场经济知识及理念,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引进藤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到富饶村来种植藤茶。

“尖刀班”通过一系列措施,利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把贫困户组织起来,让他们抱团增力,实现户户有项目,家家有增收。目前,在大户的带动下,全村新发展藤茶500亩,青脆李660亩,烟叶200亩。在家有劳动能力的62户贫困户发展藤茶、青脆李、木本药材等长效产业130多亩,发展蔬菜、生姜、药材等短期作物140多亩,养殖生猪400多头。确保已脱贫115户394人年人均收入稳中有升,争取66户176人未脱贫人口在2018年底以前脱贫致富。

技术服务添保障

服务到地头。“尖刀班”在了解群众特色产业种植需求后,请农业专家对基地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发现土壤酸化比较严重,立即组织调运生石灰60吨进行改造;在藤茶栽种过程中,聘请藤茶专家从施肥、起垄、覆膜到扦插、封口等过程进行全方位指导,实行规范化运作。

讲解到村头。为了提高青脆李种苗存活率,“尖刀班”专门把恩施大峡谷光富李子专业合作社的水果专家请到富饶村来给贫困户讲解种植技术。同时,水果专家还从恩施带来10多个多年从事李子种植的果农现场示范种植李子300多亩,来凤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水果专家也到村指导果树栽培。

要求记心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尖刀班”始终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藤茶种植大户想参观基地、到厂家了解生物质有机肥,他们就利用双休日带他们出去考察学习;养殖大户想建厂,他们就请环保、畜牧、能源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环评、选点、沼气工程配套等指导。

(邱俊杰 李成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