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新姿美乡村(之一)

油茶基地

立夏时节,翔凤镇老茶村的山山岭岭,油茶基地一片新绿,规范种植的良种油茶亭亭玉立,长势良好;林下种植的芍药、柴胡、白芨、太子参等药材蓬蓬勃勃,有的鲜花绽放,把村落装扮得分外秀丽。

太子参基地

老茶村地处翔凤镇边缘,与宣恩县接壤,全村地处二高山,山岭连绵,沟壑纵横,历来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原为全县重点贫困村之一。精准扶贫启动后,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县经济开发区和翔凤财政所对口帮扶该村。2015年10月,由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牵线搭桥,村集体与社会投资方合作,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方式组建成三木农林专业合作社。自此,全村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白芨基地

合作社采用“投资主体+入股村民+村集体”模式,实行油茶纯利6:3:1比例分成,药材等短期收入实行“合作社与村集体8:2比例分成”。此举调动了全体村民创业热情,383户村民自愿入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3户),流转农民荒山荒地7100余亩,经土地改良已种植优质高产油茶5000余亩。同时,建成初级加工厂地1万平方米、冷藏库600平方米,新修蓄水池3个3000平方米,新修产业路20千米,建成药材种苗大棚数十亩。整个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油茶药材种植规范,长势良好,产业蔚然成型。

药材种苗大棚

由于油茶产业周期较长,经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做媒,合作社以长江大学等为技术支撑,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实行林下种植药材以短养长。现已种植药材3800余亩,其中柴胡1300亩、太子参1200亩,芍药600亩、苦参300亩,白芨150亩。现油茶和林下药材相得益彰,部分药材已开始收益。仅太子参一项,2017年收入45万元,2018年收入260万元。2019年,太子参发展至1400亩,其中建档立卡户合同种植100亩。据药农介绍,每亩太子参可收鲜参900斤,按每斤10元交售给合作社,可收入现金9000元,比种植粮食效益提高10倍。合作社加工为干货,市场价每斤150元,带来可观收益。

芍药基地

生态产业驱贫困,生态环境抽换新颜。通过发展油茶药材产业,2018年农户在合作社务工,收入现金100余万元,建档立卡户享受分红30多万元。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投入100万元,作为村集体股金入股专业台作社,产业受益后分红收入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主来源,2017年已实现分红收入5万元,2018年实现分红收入13万元,结束了村集体经济“空壳”历史。随着油茶药材产业产业进入丰产期,将给村民、村集体、社会投资方带来越来越丰厚的收益,使全村走上长富久安之路。产业的发展,也使原来的荒山一片新绿,撂荒地鲜花四季开放,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来源 | 通讯员王金华  碧叶

编辑 | 李传宝

审核 | 叶新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