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来凤金豆农业有限公司首批瓜篓子通过省融工行融e购平台销往武汉。
来凤是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如何让脱贫产业“产得好、卖得俏、效益高”?来凤试水电商扶贫。
推进e网建设
行走在来凤电商产业园,来凤藤茶、凤头姜等农特产品琳琅满目。北京网库、京东等电商平台工作人员忙上忙下。
2015年,来凤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来凤县决定加快电商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先后出台《来凤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电商发展实施办法》等文件。
加快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光纤和网络覆盖,建成并开通使用4G基站1192座,4G信号有效覆盖率95%以上,光纤宽带通村率100%。
加强电商企业合作。与裕农购、裕农网、邮掌柜、邮乐购、淘实惠、京东、淘宝等大型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与单品供应链B2B电子商务上市公司——北京网库集团合作,共同打造中国藤茶产业电子商务基地。
构建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县级电商产业园,吸纳北京网库、烽火众智、小马科技、联投神沐等企业陆续入驻,建成一批电商企业线下体验馆。全县8个乡镇建立电商服务中心站,开展网上代购、农产品代销、代缴费等便民服务。在全县185个村(社区)中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62家,覆盖率达到88%。其中,46个重点贫困村建村级网点39家,覆盖率85%。
健全城乡物流体系。建立县级物流仓储分拣配送中心,吸引菜鸟、中通等物流入驻。在8个乡集镇建成配送点,邮政公司、快递超市及菜鸟农村物流均在各乡镇布点运营,打造物流体系节点。利用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开展快递收发服务,让乡村快递覆盖率100%。菜鸟物流保证1至2天内配送到网点,邮政快递业务每天配送到村。
培育电商人才
“注册一个头条号或抖音号,就可以自己试着运营藤茶了。”3月27日,来凤县300名茶农会集县电子商务会堂,系统学习手机新媒体运营技术。北京字节跳动公司除免费培训外,还提供精准分发,每个茶农获赠价值10万元的流量。
当天,来凤县与字节跳动公司签订“山货上头条”扶贫协议,免费帮助来凤茶农销售藤茶产品。
电商扶贫,人才是关键。该县出台《电子商务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构建由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及电商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电商人才培训体系。
组建专门线上运营团队,传授网店开设技巧,提供运营策划、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知识。
利用县电商运营中心培训基地、职业技术学校等培训机构,联合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等高校和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共建电商扶贫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鼓励当地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实现电商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
请来武汉淘宝商学院等电商专家给全县各级干部、企业主作电商专题讲座,开展电商实操专才培训。
举办“创客来凤”电商创业沙龙主体活动、“电商扶贫”创新创业大赛,为广大电商从业人员搭建了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平台。
来凤县人社、经信、供销等部门走进各乡镇及偏远乡村上门送电商知识,尚风寨蜂蜜专业合作社等企业根据业务发展自主开展各类电商培训,为广大贫困村农民带去了脱贫致富新路子。
发挥电商优势
11月3日,来凤县翔凤镇“鸟鸟客”O2O体验店工作人员忙着把野鸭皮蛋、挂面发给客户。
重庆客商杨彬拿出手机,对准皮蛋包装盒上的二维码扫一扫,手机便弹出产品的配种制作情况、产蛋情况、喂养过程和工人工作流程等。他进入备案要点,里面涵盖产品简介、生产合格证、质量保证等。
50岁的张生福是该镇小河坪村村民,养殖上万羽野鸭和上千羽大雁,并生产野鸭咸蛋、野鸭挂面、野鸭肉制品、大雁肉制品等商品。2015年,张生福在县科学与经济信息化局支持下,建起“鸟鸟客”O2O体验店,将大雁、野鸭及其产品销往上海、武汉等地。通过电商,张生福每年实现销售收入近150万元,带动40多户贫困户摆脱贫困。
当天,来凤县凤鸣藤茶有限责任公司,向班贵忙着包装藤茶产品。“这些藤茶都是网上订购的,准备发往广州、重庆、黑龙江等地。”
藤茶是来凤县脱贫主导产业之一,全县种植面积7.2万亩,8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今年,来凤与多家第三方平台达成合作协议,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算法、精准分发平台,为特色农产品与消费者间实施精准链接,解决“最后一公里”销售难题。
6月,向班贵听从县科学与经济信息化局建议,在天猫开设店面。3个月下来,向班贵每月网上销售藤茶超过10万元,是线下销售的一倍。
如今,在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众多电商平台上,来凤藤茶的身影无处不在,全国消费者都能品尝到原生态的来凤藤茶。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付款及物流外包方式节约运营成本,及时跟踪产品销售和客户反馈情况。
来源 | 融媒体记者 向相辉
编辑 | 李传宝
审核 | 叶新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