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融媒体记者 杨依泉 通讯员 曾毅)“现在主要是卖鲜菌,采菌的时候,切口要平,大约三公分长,选择这种成色发黑的就是最好的……”3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来凤县漫水乡桶子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张纪学正在组织10余名村民抓紧采收。
菌棚里,小伞般的羊肚菌一个个破土而出,撑起褐色的“小伞”,一朵朵长势喜人的羊肚菌陆续成熟,基地即将迎来大丰收。村民正蹲在地垄里采摘,不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筐。
漫水乡桶子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张纪学:“今年,羊肚菌从3月初开始陆续采收,隔天采收一次新鲜羊肚菌,亩产能达500多斤左右,按照鲜菌100块钱一斤,预计300多亩羊肚菌产值能达到1500万元。”
羊肚菌享有“世界四大野生名菌之首”的美誉,因其长得像羊肚而得名。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和医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羊肚菌生长对环境、温度、湿度、土壤的要求极高,人工栽培并不容易,市场供不应求,前景较好。
“现在我们线上线下都有销售,主要是通过电话、微信、抖音下单,县城周边还可以免费送货上门,每天每个村民能采摘200斤左右,但还是供不应求,利润也非常的可观。”说起这两天的羊肚菌销量,基地负责人张纪学笑的合不拢嘴。
羊肚菌种植属于高风险高利润产业,要种好并不容易,为了种好羊肚菌,张纪学和合伙人多次前往四川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学习和试种,2021年11月便成立了湖北沃麦硒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在来凤县漫水乡桶子村发展羊肚菌种植基地,目前已进入采摘期,预计鲜菌产量达15万斤。
自去年基地开始搭棚起,村民曾水香就在此务工,她告诉记者:“最近在大棚里采菌,每天80块钱,今年刚刚做了三四天了,挣了三百来块钱,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感觉非常好。”
近年来,来凤县漫水乡桶子村把培育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抓手,依托“公司+农户+村集体”的经营模式,在来凤县漫水乡桶子村种植羊肚菌300余亩。随着羊肚菌陆续成熟,采摘旺季将持续到3月底,每天的用工需求最多能达到20余人。
漫水乡桶子村的副书记张英告诉记者,羊肚菌种植基地已带动群该村的务工人员达170余人,年前累计劳务支付30余万元,收入最高的农户可达5000多元,解决了该村留守人员的劳动就业难题,为巩固脱贫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