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融媒体记者 杨依泉 通讯员 陈静 吴倩)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近年来来凤县大河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作为重心,以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构建党建引领,为优化营商环境“搭台唱戏”,推动流程再造、创新支持政策、优化服务供给,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落实“一把手”工程,以上率下谋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大河镇实施“一把手”工程,强化党政主要责任人统筹推进项目重点任务,形成“抓一把手、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格局。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走进来”和“迈出去”,盘活资源,变劣势为优势,谱写大河镇绿色崛起高质量新篇章。今年年初,该镇举办“心系家乡 共谋发展”乡贤联谊会,60余名在外乡贤参与座谈交流,共同为家乡经济发展出谋划策,鼓励更多人士“走进来”。2月18日,由镇长带队“迈出去”赴“江浙粤沪”招商引资,在浙江宁波、广东佛山等地考察时,大河镇充分结合镇域优势,向重点企业展示最大的诚意,最优惠的扶持政策,确保企业落地能发展。
(召开首届乡贤联谊会)
(镇长带队“迈出去”强招商)
领导干部到“一线”,结对联系解难题
“谭总,今年你们合作社有什么打算,由合作社和村集体共同投资的农家乐目前项目进展顺不顺利?”新年伊始,对口联系该企业的领导干部来到富陵生态种养合作社了解企业2022年发展规划,主动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排忧解难。据悉,富陵生态种养合作社于2015年成立,主要种植猕猴桃、甜柿等小水果,通过流转土地、提供岗位等渠道,可带动周边110余人就业增收。今年,合作社和村集体共同投资155万元修建的农家乐于3月中旬试营业,届时将形成一条游玩乐、吃住行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链。而目前该村的生态旅游推广率很低,未被普及,为提高知晓率,打开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游玩,大河镇主动对接州、县各级媒体平台,邀请各级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前来考察体验,整合有效资源,打响园艺康养、生态旅游的名片。
(党员干部下沉现场,查看项目施工情况)
去年以来,该镇实行“1+1”联系制度,要求每位党员干部联系一家规模企业,每月开展入企服务不少于1次,每季度开展活动不少于1次,每半年研究1次招商工作。截止当前,大河镇党委班子成员先后60余次入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3个,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诉求,全力当好企业“微保姆”。
政务服务“一张网”,为民办事提质效。
“没想到现在办营业执照这么快,只需携带身份证,一个小时就能拿到营业执照,高效又便民。”2月初,杉木溪村村民陈亭亭为自家小吃店专门来大河镇便民服务中心咨询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流程,原本以为申报程序繁琐,需要准备大批资料的她完全没有想到,当场就能拿到自家的营业执照。通过在综合受理窗口申报个体工商注册信息,网上申报、审核,仅仅一个小时,陈亭亭的小吃店就有了合法的“地位”。
该镇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统一使用湖北综合受理平台,前台综窗集中受理,后台行政部门分类审批,不断构建形成县乡村办事服务“一张网”,村民办事不出村的服务模式,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大河镇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效能。2021年,大河镇共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2万余件,办结率达98%。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们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理念,以更‘实’、更‘细’、更‘优’的服务效果为营商环境做贡献,以不断优化的营商‘软’环境,持续培育经济发展的‘硬’实力,提升大河镇综合能力。”该镇主要负责人说。
下一步,来凤县大河镇将持续当好企业“联络员”、政策精神“宣传员”、企业困难“化解员”,着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和亲清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