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的水泥路、干净的村落、淳朴的农民、蓬勃的产业……初春,漫步在漫水集镇大街或行走在乡村小路,一幅农业产业发展、乡村宜居宜游、农民生活富足的振兴美景画卷映入眼帘。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来凤县漫水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小康”总要求,打造以农旅融合示范乡镇为目标,不断谱写“风情小镇,浪漫水乡”建设的新篇章。
打造乡村产业新业态——
产业联培各村集体发力 打造乡村振兴硬核
“居住环境美如画,打工挣钱靠着家。收入稳定足够花,此心安处是我家。”这首打油诗便是漫水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好诠释,眼下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也是菌类生长采摘的好季节,在来凤县漫水乡桶子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大部分羊肚菌开始进入采收高峰时节。一朵朵形似羊肚的“小伞”菌,错落有致地生长,大棚内工人们手拿小刀,小心翼翼地将菌朵割下来放到筐中,待订单收购商来装箱。
“最近在大棚里采菌,每天80块钱,今年刚刚做了三四天了,挣了三百来块钱,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感觉非常好。”来凤县漫水乡桶子村村民曾水香一边采菌一边说道。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其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有“素中之荤”美称。人工种植栽培的羊肚菌种植周期短、经济效益好,市场价值可观,种植前景好。来凤县漫水乡党委政府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引进种植大户曾庆如来进行羊肚菌种植,通过考察、学习和试种,2021年11月正式在漫水乡桶子村发展羊肚菌种植基地。
“羊肚菌种植基地已带动我们村的务工人员达170余人,年前累计劳务支付30余万元,收入最高的农户可达5000多元,解决了我们村留守人员的劳动就业难题。”来凤县漫水乡桶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英表示。
由于羊肚菌不易保存,基地负责人曾庆如把没收购完的鲜菌进行烘干,烘干的羊肚菌属珍稀菌,多用于煲汤。
来凤县漫水乡桶子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曾庆如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一天要烤1吨多鲜菌,烤干的鲜菌效益也非常好,可以卖到650元一斤,现在我们的干菌也在陆续打包发往全国各地,我们在漫水发展的150亩鲜菌可烤5吨干菌,产值能达650万元。”
不仅羊肚菌产量可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漫水乡党委更是整合各乡村资源,集体发力将苏家坪村、桶子村、新拱桥村、油房坳村4个距离较近、发展较好、产业特色鲜明的村连成一个片区,在组织上联建成立“苏油”片区功能型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效能,搭建推进乡村振兴的联动平台。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由之路。为了形成资源互补,达到乡村振兴整体开发的效果,我们打破苏家坪村、桶子村、新拱桥村、油房坳村这四个村的村级界线,整合区域资源,弥补单个村产业发展资源少、块头小的不足,破解产业发展成规模难、深加工难、竞争力弱的问题,为当地藤茶、油茶、鲜花、雪茄烟、水产养殖五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来凤县漫水乡党委副书记何青介绍道。
春有蔬果、夏有荷花、秋有雪茄、冬有油茶,来凤县漫水乡做到宜果则果、宜茶则茶、蔬菜、鲜花、油茶等特色产业不断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实现了多村一品集群发展。全乡累计建成油茶10000亩、藤茶2000亩、蔬菜鲜花基地700亩、雪茄烟450亩、累计发展种植樱桃、柚子等小水果共计3500多亩。
产业联培为乡村经济的增长按下了“快进键”,人才培育更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源泉,种花大户、创业能人向发朋就是在漫水乡党委的支持下,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新拱桥村已成功建起165亩温室花卉种植大棚与128亩的山地果园。其中花卉种植大棚每年仅种植销售非洲菊、满天星玫瑰等10多个花卉品种。其合作社可获得收益100万元,每年给村集体9万分红,常年解决村里100余人就业,带动20多户贫困户就业。他说“连片发展让我们这几个村像石榴籽一样抱团取暖,我们每个村都有每个村的特色产业,现在不仅产业慢慢发展起来了,如今村民们忙起来了,也富起来了,群众素质也提升了,求发展的眼光和目标更高了。”
拓宽村民致富产业链——
巧打“旅游牌”,打造“田园综合体”一站式旅游目的地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漫水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引下,田园综合体“默乡农场”让村民们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下农旅融合带来的变化。“默乡农场”,意思是“静默山林,原生乡土”。油坊坳这个村子因油而生,当年酉水码头上,万担桐油源源不断运下洞庭湖的时候,这里有一座热闹的油坊。走进大门,慢慢地参观这座农场,才发现,这不是一座简单的“庄院”。农场内,配合村里的产业建了榨油坊、制茶厂,山茶油和茶,如今已成为游客的最爱。
宽阔干净的入村路、美丽别致的星空房、繁绿成片的柚子林,这座农场给油坊坳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每逢节假日,到默乡农场戏水、住星空房、吃农家饭、体验土家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它用一组组亮眼的客流量数据展示了一份出色的农旅融合“成绩单”。
“上次三八妇女节过来团建的人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那几天忙得是一团糟,有了上次的经验,我现在都提前准备5.1假期需要的东西,把桌子、椅子、菜品都足足备齐,好打一场有准备的‘硬仗’。”默乡农场负责人王新梅表示。
扮靓美丽乡村底色——
“最美庭院”小动员催生大动能
建美“里子”、做靓“面子”,村集体经济发展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旅游发展的景色让村民们的心里美了,漫水乡的面貌的“蝶变”,不仅体现在畅通村民“家门口”就业渠道,让村民们享受着“安居乐业”带来的稳稳幸福,在居住环境的整洁美观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年年初,漫水乡举行“最美庭院”表彰活动,号召全乡5000户家庭参加评选,打造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美丽庭院,桶子村村民国振华的庭院获得表彰,他说“我现在一起来就是打扫房前屋后,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干净,看起舒服,住起舒心,我这几天还把房屋周边撒了许多花种,等花开满了,我家就更好看了!也想年年都能评到‘最美庭院’的称号!”
来凤县漫水乡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促进农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外向引力”和“内生合力”,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升级。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民心工程,必须做好。我们的‘最美庭院’评选只是开端,这项工作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特别是要与基层党建、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培育、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干好这个事,点燃漫水活力,激活发展动力,这一系列的发展也能给我们的村民带来更多的收入。”来凤县漫水乡党委副书记何青表示。
这一幅幅如画美景背后,是漫水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渐显成效,一个个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的宜居新村逐渐成形,乡村振兴之气扑面而来,在村民奋斗的足音中,“水乡姑娘”漫水正向阳生长!(来凤融媒体记者 向秋予 杨依泉 罗建华 通讯员 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