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治”融合提升县域社会治理新水平 ——恩施州来凤县向县域治理现代化阔步迈进

(来凤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邓浩 通讯员 姚文涛)

近年来,来凤县坚持树立系统融合、开放共治、精细精致的理念,以打造“五治融合”的新时代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县为目标,坚持政治为纲、自治为本、法治为要、德治为基、智治为辅,着力提升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实现治理难题在“五治”中破解、社会和谐在“五治”中构建、群众满意在“五治”中提升。

“政治”引领  筑牢红色根基

党建引领,把稳“火车头”。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社会治理才有主心骨。一是健全党的组织体系。推动党组织向片区、小区延伸覆盖,构建“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街巷(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成立5个社区“大党委”,将原有11个小区党支部和1个村党支部调整为25个片区党支部,以街巷(楼栋)为单位就近就地组建217个党小组,采取“固定+流动”模式,全覆盖推进党小组阵地建设,推动成员单位积极融入社区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合力解决社区民生问题326件。二是优化社会治理队伍。紧密结合来凤实际,系统谋划,分步实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整改工作。扎实开展网格整编核减前期工作,核定社区工作者员额126人,综合考核首批转任社区工作者管理人员39名,定岗定级重新落实薪酬待遇。三是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持续强化党员干部的下沉意识、做实下沉内容、优化下沉机制,全县13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引领2581名下沉党员干部,持续推进下沉党员联系社区居民、市场主体、困难群众工作机制。

“自治”有力  激发内生动力

来凤县翔凤镇精神堡社区召开路段整治院坝协商会

群众参与,尊重“主人翁”。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我县深入开展“协商在一线”工作,全力打造政协协商—“院坝协商”品牌,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落实、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过搭建协商议事平台,邀请相关党政领导、相关行业负责人、利益相关方代表、党员代表、政协委员、乡贤能人、群众代表等参加协商活动。解放路北段属花园堡社区,是来凤县城区的“老旧街道”之一,地下排水系统不畅,积水问题严重,环境脏乱差,乱停乱靠、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影响居民正常出行,县政协到花园堡社区开展“解放路北段整治”协商在一线活动,综合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由县住建局牵头,争取项目资金,县交警大队、县城管执法局、花园堡社区协调配合,确保整改项目落地见效。通过协商,汇集民智,增加群众的参与度和主人翁意识,让问题在一线解决。

“法治”有序  增强安全保障

来凤县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防范打击,织密“防护网”。公安系统扎实开展“雷火2022、清源断流、找堵防”专项行动,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按照“建机制、搭平台、找规律、抓重点、强落实”的工作思路,以一体化作战机制为牵引,以重点人员、案件、物品为切入口,以规模化、联动式的情报研判,以一体化、合成式的侦查指挥作战模式,抽丝剥茧、深挖彻查涉“毒、枪、诈、赌、黄”突出犯罪团伙网络,依法从严从快惩处一批违法犯罪人员,一季度刑事发案同比下降30.2%,破案率同比上升64.9%,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16%,刑事拘留同比上升50%。对各类突出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牢牢掌控社会治安主动权。通过打击整治,犯罪外溢的局面得到明显好转,易藏污纳垢的重点部位得到进一步清理整顿,与犯罪密切关联的行业领域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不断铲除犯罪土壤,挤压犯罪空间,促进社会治安持续好转。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公安、金融、电信、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工作衔接,全面深入掌握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获赃渠道等信息,统一执法思想,统一证据标准,形成打击合力,强化打击效果,坚决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德治”有效  弘扬社会正气

下沉党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张富清“先锋队”开展“周周大扫除”志愿活动

崇德向善,筑牢“压舱石”。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我县大力学习和弘扬张富清精神,在全县推选出一批道德模范人物,积极发挥道德引领向上向善的力量,培育良好道德家风。推荐中国好人1人、湖北好人17人、荆楚楷模5人、恩施楷模14人、新时代好少年2人、第八届湖北省道德模范10人,推荐州级最美家庭4户;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良革命传统,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陶冶道德情操,举办8场“张富清英雄暨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宣演会”;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统领,全力打造张富清先锋队服务品牌。截至目前,线上建立文明实践中心1个、文明实践所85个、文明实践站302个、张富清志愿服务先锋队432支,注册志愿者34244人,志愿者占全县常住人口的14%;共开展各类愿服务活动4773次,服务时长18万多小时。全面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造5个州级乡风文明试点村,9个县级乡风文明试点村,深化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普及文明新风。

“智治”支撑  增强工作效率

2021年来凤县“智慧城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科技助力,跑出“加速度”。充分发挥“雪亮工程”效能。前端整合新建公安跟踪球、违停球、微卡、人脸识别摄像机、卡口和电警各类高清监控设备共831个,监控上线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后台部署车辆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服务器22台,存储节点9个,防火墙、安全设备10套及相关配套网络设备。目前已累计完成涉案查询4000余次,通过前端探头和后台大数据对比锁定踪迹,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人次,查找走失老人、儿童和疫情流调近500人次;全面推广应用“数字城管”,依托指挥中心综合监控平台,数字视频监控探头、渣土车、环卫车、路灯等相继投入使用。目前共安装“数字城管”监控探头58个,覆盖了城区主要道路、广场等重点管理区域,通过智慧监控探头,实时掌握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市容市貌管理现状,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过“城管E平台”APP上报案件交办限时处理,截至目前,我县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共收到有效上报案件8170件,已处置案件7888件,处置率为96.54%。

下一步,来凤县将紧扣县域治理重难点问题,从体制机制着眼,着力发挥制度在“防风险、解难题、精治理”中的作用,全力打造矛盾纠纷的“终点站”,织密社会治安的“防控网”,拧紧风险防范的“安全阀”,建好为民服务的“暖心点”。不断探索县域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进一步强化工作统筹,推进部门联动、政社互动、品牌带动相结合,建设更加有序的美丽来凤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