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硬化后,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变,连宣恩、龙山临县的城里人都来我们这深山老林休闲,每天都有数十客人光临。”12月13日,来凤县老虎洞村“十里飘香”烤吧老板盛洪昌面对笔者一脸喜悦的说。
老虎洞村位于来凤县城郊西北部,距县城不到2公里,村内树林密布,是距离来凤县城最近的天然氧吧,但因村内组级公路长期没有硬化,村民出行十分困难,使这个地处城郊的村寨成为全县46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近年来,来凤县通过统筹推进贫困村道路建设,畅通“毛细血管”,不仅方便了贫困群众出行,也将农村公路建设与富民产业有效结合起来,补齐贫困村精准扶贫短板。
“产业发展到哪里,公路就修到哪里。”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舒镜峰如是说。针对老虎洞村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村委会把该村的脱贫攻坚的方向定为发展城郊旅游。在交通运输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10月,老虎洞村组道路改造动工,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5.8公里水泥路通到各村组。去冬今春,山中村民家家户户通上了水泥路。今年该村又启动了生态旅游循环路建设,把自然风光景点、农家乐以及苗圃、花卉、葡萄等产业基地连接贯通,破解村民守着金山没饭吃的困惑。
通畅的公路打开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大门,像盛洪昌这样的贫困户傍路而开的农家乐在老虎洞村9组就有5户,就是沾了道路硬化路的光实现了增收。面条加工、混凝土制作等企业纷纷入驻,带动了该村百余贫困劳动力就业。村民生产的辣椒、生姜等农产品不用出村就家门口销售,并且根据购买者的需要,发展起了土鸡、葡萄、苗圃、花卉等特色产业。
决战贫困,交通先行。来凤县努力实施村村通公交、通行政村道路硬化、村民小组至少通砂石路工程,2017年全县共建精准扶贫农村公路600公里,今年再增加500公里通村道路建设。2015年至2018年累计实施精准扶贫农村公路1518公里,总投资9亿元,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500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9公里/平方公里。194个行政村(社区)中已有166个村主干道硬化,28个村的主干道正在实施改扩建。1822个村民小组中有1412个通组公路硬化,391个组通一般砂石路,其它19个组的通组公路将安计划逐步组织实施。186个村行政村通畅率达100%,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车率达100%。
一路通,百业兴。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该县以精准扶贫为契机,立足交通大循环线产业带的地理优势,重点发展藤茶、油茶、生姜和畜牧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围绕“两茶一果”主导产业布局,继续推进“藤茶、油茶、茶叶、烟叶、特色蔬菜、道地药材和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凤雅公司依托来凤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在大河、三胡等乡镇大力发展藤茶种植、生产、科研、销售和保健食品的研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藤茶基地,带动农民增收1亿元以上。农村公路真正成为了民心路、致富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