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打好政策+改革“组合拳”,纾困惠企增活力

2021年以来,来凤县直击市场主体感受强烈的痛点、堵点,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化推进转供电改革、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综合发力,联合多部门打出政策+改革“组合拳”,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积极释放政策红利

开展“政策礼包”上门服务活动,为企业送上《减税降费政策汇编》,现场进行减税降费政策宣传讲解,解答各类疑问。运用钉钉、微信、QQ、办税服务厅公告栏等多途径,广泛宣传减税降费政策。同时,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让政策资金直达企业。畅通涉税需求和诉求传递渠道,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活动,广泛倾听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社会声音。落实领导干部办税大厅值班机制,设立“咨询服务专岗”,及时受理和协调解决涉税诉求,确保纳税人和缴费人及时、便利、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截至目前,全县减税26080余万元,降费近1500万元,惠及2.4万余户纳税人,其中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减免13340余万元和7130余万元,占减税用量的78%以上。

创新社会信用监管

主动对标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先进城市,在社会诚信、商务诚信等领域全面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跨行业、跨领域失信联合奖惩机制,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职能,梳理形成《来凤县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清单》,推动联合奖惩措施在全县各部门、各乡镇和村(社区)落地。推行一键识别社会信用“红黑榜”,在联合奖惩、“红黑名单”应用方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不断优化社会信用体系联合奖惩系统,通过嵌入式开发,植入发改、公安等6个部门业务受理模块,实现“自动识别红黑名单、精准匹配奖惩措施、一键反馈执行结果”。同时,编制完成公务员诚信手册,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与应用。截止目前,来凤县信用信息汇集平台“双公示”数据报送7000余条,联合奖惩案例共报送320 余例。《全面推广“整村授信”,一键扫码“贷”出新生活》入选2021年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秀案例。

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实行清单管理,对县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进行重新清理规范,并将修改后的县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目录及时进行了公布。凡是未纳入县级目录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得作为县级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优化办事流程,根据事项清单目录更新了中介服务事项审查标准、承办机构资质、承办机构办理流程及服务条件,形成了事项目录清单表、审查标准表、承办机构资质表、承办机构办理流程及服务条件表共计4张清单表,为中介机构提供可参考、可操作、针对性强的操作指引。推广平台使用,制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明白卡,在政务服务窗口予以公开,明确了工作原则、网络平台操作流程、投诉举报等,积极推广湖北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网使用,接受群众监督举报。通过现场操作的方式,培训各部门业务人员操作使用网络平台。强化中介监管,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引导中介服务机构进驻来凤、入驻湖北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网。法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条件、流程、时限和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开公示。对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办理时限、收费等事项进行全面评价,并定期公布评价结果。目前,来凤县本地注册的县级行政审批权限中介服务机构,已全部入驻湖北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平台。

深化转供电改革

严格落实转供电主体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电价优惠政策,公开透明合规收费。规范转供电环节收费行为,切实提升终端用户的获得感。加强转供电监管执法,严肃查处转供电违法违规加价行为,应退尽退多收价款,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扎实推进“转改直”工作,严控新增转供电主体,对符合“转改直”条件的,迅速开展“转改直”工作。截止目前,来凤县共摸排核实疑似转供电主体38家,确定转供电主体14家、用户号20个,清退多收电费16万余元;完成终端用户申领二维码2700余户,基本实现转供电码终端全覆盖;完成巴风土韵公司、农技推广中心等主体的“转改直”工程。

(来凤县融媒体中心 张杏 通讯员 张宏 向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