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县苏家坪村: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 走出共同富裕新路径
来凤融媒体记者 谭凤玲 通讯员 邓奕初 曾毅
微信图片_20220429084108
近日,来凤县漫水乡苏家坪村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10余个村民在道路两旁、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村,苏家坪村党支部在乡党委的支持下,紧抓乡村振兴机遇,聚焦重点产业,突出本村特色,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和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带头示范的作用,探索“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新路子,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现组织振兴与产业振兴的深度融合。如今的苏家坪村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村民收入也实现增产增收。
最初,苏家坪村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加之村民对传统农业思想根深蒂固,土地种植品种以水稻、油菜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收益微薄,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
要想发展,首先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在推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漫水乡党委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与苏家坪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共谋发展思路。经过共同磋商、实地考察后,决定将黄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微信图片_20220429084112
产业发展最初,当地群众对黄精种植的积极性并不高,害怕新产业发展不好,在了解村民们的顾虑后,苏家坪村两委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凝聚作用,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把群众组织起来,广泛宣传政策,积极动员群众群策群力,让全体村民参与到这项产业建设中来,村党员干部带头将自己的土地参与流转,村支两委耐心做乡亲们的思想工作,向他们讲解村“两委”发展经济的思路和带领百姓致富的决心。
经过动员,苏家坪村的闲置土地顺利完成了流转,建成了黄精育苗基地,有效利用地理优势,盘活了土地。目前已完成35亩土地流转,建成了7个高标准大棚。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参与其中,村民工资一月一结算,种植的黄精成熟后由合作社统一售出,确保“种得好、卖得出、能增收”。根据测算,进入盛产期后,苏家坪村黄精年产值可达200万元。
微信图片_20220429084133
微信图片_20220429084122
在大棚内,10余个村民正在忙着种植黄精。“我们每天干8小时,活不累,一个月还能挣三千多,在家门口打工比外出打工省心多了。”村民彭雪梅说。
目前,三合农民种植合作社由乡村致富能人负责生产经营,并吸纳周边农户、致富带头人以投资参与分红、村集体以集体土地入股收益,实现多方共赢。为本村村民提供工作岗位30余个,带动务工人次4000余人次,创造务工收入3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在我们村二组,流转土地200亩,加大发展黄精产业力度。再引进市场主体,建设黄精中药材精深加工厂,进行黄精深加工,生产药膳包、养生饮品、健康零食等深加工产品,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延伸拓宽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多管齐下带动周边村民将黄精产业振兴之路走得更稳更远,实现增收致富。”村党支部书记尹书文说。
微信图片_20220429084127
未来,在新型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的支持下,苏家坪村党支部计划引进油房坳村的电商能人向梓瑜作为负责人,新建一处农产品加工厂,为拓宽产业渠道,实现区域联动、人才联育贡献力量。
苏家坪以党建为引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服务供给,积极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与基层党建示范带建设工作同频共振、互融共促,发挥示范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苏家坪村正擦亮“苏-油片区”美丽底色,努力将苏家坪村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一流、美丽幸福”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