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邓浩 通讯员 钱家辉
近年来,来凤县围绕“大抓支部、大抓基层、大抓党建”工作思路,不断夯实强基固本的组织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加明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社会基层治理服务更加精细,为来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
大抓支部,强化农村党组织建设,提升农村发展“头雁”能力
郁郁葱葱,茶香满园。日前,在来凤县百福司镇沙道湾村茶园内,村党支部书记向齐周正兴致勃勃地介绍当地特色产业——藤茶。在他的眼中,它们可是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过去,该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弱,村内发展缓慢,村集体经济为空壳。作为村内致富能手,向齐周上任后,决定带头发展藤茶产业,改变沙道湾村落后的面貌。
从2016年起,向齐周牵头种植800余亩藤茶,并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承包1800余亩土地种植藤茶。除此之外,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他还多次组织村委会、合作社出门考察加工技艺,建成1间藤茶加工厂。
在向齐周的带动下,今年沙道湾村藤茶产业收入达500余万元,培养出6个藤茶种植大户。建成的藤茶加工产业链,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为300余户村民提供了就业增收机会。从此,沙道湾村走上了一条“支部引领+合作社牵头+带动村民”的增收致富道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子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为进一步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来凤县坚持县委主导、县乡联动,科学统筹城乡各类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库和村级后备干部库的作用,建立日常联系机制,通过“上面派”“一线选”“从外引”等方式,配强基层组织。一大批文化素质高、干事能力强的村党组织成员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立足提升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本领,来凤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完成后,各级乡镇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任职培训,让新一届“领头羊”拿稳接力棒、跑出加速度。同时积极深入探索“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组织推荐优秀村干部、后备力量,参加学历教育提升班,切实提升基层干部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
大抓党建,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现在这些旧棚子一拆,新棚子又一建,既安全又美观,对商铺对所有老百姓都好。”来凤县金凤市场商户金立群说道。
金凤市场作为来凤县城区老百货中心,入驻有100多家商户。因不少商户私搭乱建,导致消防通道受阻。该市场曾发生过两起重大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80余万元。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片区党支部着力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联合包保单位、下沉党员及尖刀班成员组成基层治理专班,挨家挨户解释政策与法规,倾听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共同商议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通过“一拆一建”的方法,拆除市场商户的违章建筑,并统一搭建起1.5米标准化雨棚,结束了金凤市场长达20余年的乱搭乱建现象。
强基础,兜底线。金凤市场的转变,只是来凤县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来凤县建管并重强基础,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0亿元,黔张常铁路建成运行,来凤大道建成通车,G242中华山隧道全线贯通,乡乡通二级公路、村村通硬化路、组组通公路的目标全部实现。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5个,城区新建公共停车场11座、累计增加车位1075个,城镇化率达到46.85%。第三自来水厂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处理提标升级工程有序实施,来水“大管网”覆盖90%以上农村人口;自然村通动力电率达100%.......城乡宜居秀美的新来凤魅力彰显。
大抓基层,强化基层组织服务能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办事效率快,不到10分钟,这些干部就过来帮我把水管修好了,感谢党委和政府。”近日,翔凤镇精神堡社区居民杨小燕通过“1310”便民服务平台,在社区张富清先锋队的帮助下,家中停用了近1年的水龙头,终于通上了水。
去年7月,精神堡社区“大党委”充分发挥张富清志愿服务队和网格员作用,围绕“解难提速,治理增效”这一工作目标,重心下移在基层搭建“1310”便民服务平台。
从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到党员中心户,统筹下沉机关党组织及党员力量,实施大走访、开展大调查,将辖区内的百姓痛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大梳理,以网格为单位,为101名社区工作者配备智能手机,实行专号运行,明确“人变号不变”。打造固定一终端、响应一条线、服务一张网的基层治理格局,实现民生热点问题及时处置。
“在1分钟之内,居民能够知晓他应该找谁。3分钟之内,有相关单位或者相关人员受理,10分钟之内有相关人员在现场协调处置,让居民问题不出小区。”来凤县精神堡社区党委委员阳盛莹说道。
目前,精神堡社区“1310”便民服务平台已为群众办实事近2000余件,平均每月成功处理群众大小事近80余件。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开展网格治理、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多年来,来凤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紧紧抓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二期全国试点城市示范单位”创建契机,加快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立“15分钟志愿服务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完善“双报到、双报告”制度,推进“五社联动”“党建+网格”模式;乡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一村一警”“一格一员”全域覆盖;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社区尖刀班作用,推行红色物业,构建城乡社区协商基层治理新格局。
沧海横流显本色,万山磅礴有主峰。下一步,来凤县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党建引领推动思想破冰发展突围,走好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赶考”路,跑好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来凤“第一棒”,奋力谱写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篇章。